首页 > 新闻 > 国际 >

不让科技偷走隐私 网警发防范指南 警惕AI伪造与智能设备风险

发布时间:2025-08-17 11:10:51来源:
近日,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了防范指南,提醒公众警惕 AI 伪造与智能设备带来的隐私风险,指导大家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公安部网安局。相关内容如下公安部网安局

  • 警惕 AI 伪造风险:AI 技术能让违法犯罪分子轻松 “换脸变声”,冒充亲友、同事甚至领导实施违法犯罪。可通过以下方法识别与防范:
    • 动作验证法:当视频中对方提出转账、借钱等敏感要求时,若表现异常,可让对方做连贯转头动作,或用手掌完全遮住脸再快速移开。因目前 AI 技术在模拟复杂面部遮挡和光影变化时,易出现卡顿、模糊或扭曲。
    • 声音细节辨真伪:注意听语音细节,AI 生成的语音有时会缺乏自然呼吸停顿、情感起伏,或带有轻微机械感、背景杂音异常。若对方声音听起来 “不像平常”,要提高警惕。
    • 多渠道核实身份:这是最核心的方法。无论视频、语音多么逼真,涉及金钱交易或敏感信息时,务必通过其他可靠途径二次确认。如挂断后直接拨打对方常用且熟悉的电话号码,或通过共同认识的第三人侧面核实。
  • 防范智能设备风险:智能摄像头、音箱等设备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 “后门”,可重点做好以下几点:
    • 选择靠谱品牌:优先选择有良好安全口碑的大品牌产品,此类产品更注重隐私保护和固件更新。
    • 利用物理开关:不用摄像头时,直接盖上或拔掉电源,物理隔绝最安心。
    • 设置强密码:电子设备第一次联网时,立即修改默认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,使用高强度、独一无二的密码。
    • 权限 “最小化”:定期检查手机 APP 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权限,仅授予 APP 必要的权限,不必要的权限一律关闭。

网警提醒,提升防范意识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公安部网安局。遇到疑似信息泄露或诈骗,应保留好证据,如截图、录音、交易记录等,并及时拨打 110 报警
(责编: admin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