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主人称 “现在全靠网红狗大黄过活”:流量狂欢下的生存与隐忧

发布时间:2025-07-12 10:33:16来源:
“家人们,看大黄今天又帮我捡了个瓶子!” 镜头里,一只毛色泛黄的土狗叼着塑料瓶跑到主人面前,尾巴摇得欢快。这段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的视频,单条播放量突破 500 万,为账号 “大黄和老王” 带来了近千条带货订单。主人王建国(化名)在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自从大黄成了网红,我才算真正不愁吃喝,现在一家人全靠它过活。”

这只名叫 “大黄” 的普通土狗,凭借 “会帮主人捡废品”“听懂方言指令”“陪老人散步” 等日常片段,在半年内积累了 300 多万粉丝。王建国的生活也随之改变 —— 从靠拾荒勉强维持生计,到如今通过直播打赏、短视频带货月入过万。

意外走红:一条捡瓶子的视频改变命运

王建国今年 58 岁,家住城郊的老旧小区,此前以收废品和打零工为生,妻子患病,儿子在读高中,家庭负担沉重。大黄是三年前他在路边捡回的流浪狗,“当时它瘦得只剩皮包骨,看着可怜就带回家了。”

去年 11 月,王建国随手拍下大黄跟着他出门收废品、主动叼起散落瓶子的视频,配文 “大黄比人都懂事”,没想到一夜爆红。“第二天打开手机,消息 99+,有人夸大黄聪明,有人问我家的情况,还有人直接打赏。” 他回忆,那条视频让他第一次赚到了 “意外之财”——2000 多元打赏,相当于他半个月的收入。

此后,王建国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大黄的日常:清晨跟着他去早市 “巡逻”,帮摊主叼走空纸箱;傍晚陪小区里的独居老人聊天;甚至会把掉在地上的垃圾 “叼” 到垃圾桶旁。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片段,戳中了网友对 “忠诚”“温暖” 的情感需求,账号粉丝量一路飙升。

流量变现:从 “卖惨” 到 “带货” 的转型

走红初期,王建国的视频多以 “大黄帮衬家计” 为主题,评论区常有 “心疼老王”“想帮一把” 的声音,打赏成为主要收入来源。但他很快发现,单纯依赖打赏不稳定,“有时候一天能收几千,有时候只有几十块。”

在粉丝的建议下,他开始尝试带货,起初卖的是自家腌的咸菜、小区周边农户的鸡蛋。“大黄就趴在我旁边,镜头扫到它,下单的人就多。” 王建国笑着说,现在他合作了本地的农产品合作社,主推杂粮、干货等,“粉丝信大黄,觉得它‘接地气’,带的货肯定实在。”

如今,王建国每天固定直播 2 小时,展示大黄的日常,穿插介绍商品。数据显示,他的直播间平均在线人数稳定在 1 万以上,带货转化率远超同类账号。“上个月赚了 1 万 2,给老婆买了新的降压药,还存了儿子的学费。” 说到这里,他眼里有了光。

争议与隐忧:当生存系于一只狗的流量

“全靠狗过活” 的说法传开后,王建国的账号也引发争议。有网友质疑:“是不是故意训练狗做苦工?”“利用动物博同情赚钱,吃相难看。” 还有人发现,部分视频里大黄的动作略显僵硬,“像是被强迫的”。

对此,王建国反复强调:“大黄做的都是它平时就爱干的事,捡瓶子是它自己追着玩,我从没打过它。” 他展示了手机里的相册,里面有大黄睡觉、晒太阳、和其他小狗玩耍的照片,“它现在吃得比我好,每天都有肉吃。”

但流量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。近一个月,账号的视频播放量出现下滑,从平均百万级跌至三四十万。“有时候想不出新内容,大黄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,粉丝就会说‘没意思了’。” 王建国开始焦虑,“要是大黄不红了,我们一家该怎么办?”

专家:流量依赖需警惕,可持续性是关键

对于 “靠网红狗维生” 的现象,社会学学者李敏表示,这反映了短视频时代个体生存的新可能 —— 普通人和动物通过情感联结获得流量,进而实现阶层跨越。但她也提醒,过度依赖单一流量来源风险极高,“动物的状态、粉丝的喜好都可能变化,一旦失去关注度,家庭经济很容易陷入困境。”

她建议,类似账号应尝试 “去宠物依赖”,比如结合主人的技能、地域特色拓展内容,“从‘看狗’到‘看人与狗的生活’,再到‘看生活本身’,才能让流量更持久。”

采访结束时,王建国正准备带大黄去拍新视频,主题是 “教大黄认蔬菜”。他一边给大黄梳毛,一边喃喃自语:“希望能一直红下去,至少撑到儿子大学毕业。” 夕阳下,一人一狗的影子被拉得很长,身后是流量浪潮里无数普通人的生存缩影。
(责编: admin)
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